我国各学科、专业的第一批/位博士生导师是谁?他们来自哪些高校、单位?股融通
1981年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博士、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。名单中,全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共计151个,博士学位授予学科、专业点(大多相当于后来的二级学科博士点)812个。
名单发布的同时,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名单也尘埃落定。据统计,上述博士学科、专业共归属于51个学科(相当于后来的一级学科),分布有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导师1152人(累计1178人次)。1152位博导中,许多名字为后人所熟知,如朱光潜、季羡林、华罗庚、陈景润、周培源、程开甲、吴阶平、谈家桢……
40多年过去,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高校历经更名、合并、重组、拆分,其中许多名字已经隐入历史的旧纸页中,如北京医学院、成都科学技术大学、湖南医学院、杭州大学、武汉测绘学院等首批博单此后分别并入北京大学、四川大学等高校,开启办学新篇。经整理,首批博单共涉及今天的95所高校,其中82所为“双一流”高校,13所为非“双一流”高校。
注:中国矿业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1981年尚未区分两地办学,故数据在表中不做拆分,各按2所学校计数,以“*”注明。
超10人次入选,大家云集
据统计,各学科门类中,以理学(412人次)、工学(353人次)、医学(233人次)3个学科门类的博导为最多,均超过200人次。而在拥有首批博导的高校中,共有27所高校首批博导人次≥10,其中北京大学(98人次)最多,复旦大学(58人次)其次,清华大学、北京协和医学院、南京大学3所高校博导人次在30人以上,入选人次≥10的高校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、、华中科技大学、吉林大学等22所高校。
首批博导的遴选程序极其严格,代表了当时中国学术界的最高水准。对入选博导和他们所在的高校而言,这不仅代表着其在特定学科领域的学术实力得到“国家认证”股融通,也意味着他们将率先探索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路径,在学科建设中占据先发优势。
北京大学&复旦大学:相似的博点分布
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博导、博士点分布较为相似,集中在理学和医学学科。从历史脉络来看,2所大学也有着相似的发展路径,2000年分别与北京医科大学、上海医科大学合并,补全了医学学科短板。
聚焦到专业层面,这种相似性也仍在延续,北大和复旦拥有最多博导的专业都是基础数学专业。在基础数学专业,北大9人入选首批博导,他们之中有后来的北大校长丁石孙、中国拓扑学研究的开拓者江泽涵等众多学术大家,其中,廖山涛教授还培养出了北大历史上第一个博士张筑生;而复旦大学7人入选,谷超豪、李大潜、夏道行、严绍宗等数学大师培养出了我国18名首批博士中的4人。如今,2所大学作为国内数学学科的排头兵,亦多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蝉联前二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:人文社科顶尖学府
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上述高校(人次≥10)中唯一一所非“双一流”高校,共29人入选全国首批博导,分布在文学、历史学、经济学、哲学4个学科门类,这29名博导中有李泽厚、吕叔湘、卞之琳、冯至等知名学者。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,社科大于2017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创建,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鲜明的学科优势,底蕴深厚。
图源: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
最强“双非”股融通,学科尖兵
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,还有12所非“双一流”高校成为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,其中包括6所医药类大学——哈尔滨医科大学、首都医科大学、陆军军医大学、中国医科大学、重庆医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;在农学门类,沈阳农业大学3名教授入选首批博导;在工学门类,江苏大学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分别在机械制造,土建、水利学科获批博士点;扬州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、西北师范大学的教学论专业获批博士点。
哈尔滨医科大学:食品卫生领域的探路先锋
哈尔滨医科大学5位教授成为首批博士生导师,是非“双一流”医药类大学中最多的。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老牌医科大学,哈医大较早开启了在食品卫生领域的探索,在全国最先创办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。刘志诚教授作为教研室的奠基者,为中国的营养科学教育打下基石。1982年,由刘志诚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制定的我国第一部《食品卫生法》,推动了国家食品安全法制的建设。
此后,哈医大持续深耕学科建设,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三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,连续主编全国规划教材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》,公共卫生与健康安全团队入选第二批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(2022年),成为全国预防医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团队,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,2023年获批“精准营养与健康”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,学科金字招牌更加闪亮。
扬州大学:“申硕成博”的一段佳话
1981年,扬州师范学院(今扬州大学师范学院)中国古代文学获批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,任中敏教授为博士生导师。任中敏教授是我国著名词曲学家、戏曲学家,他开创了唐代文艺学的研究新领域,创立了“任氏散曲学”,成为饮誉海内外的词曲学大师和近代散曲研究奠基人之一。据报道,彼时,扬州师范学院其实只申报了硕士点,但在专家讨论会上,包括复旦大学朱东润、北京大学余冠英在内等国内颇有影响的教授都认为:“扬州任老不当博导,我们不好意思当博导。”经讨论,领导小组批准学校申报的硕士点改为博士点。这样的改批,历史罕见。
1992年,扬州师范学院、江苏农学院、扬州工学院、扬州医学院、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、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扬州大学。今天的扬州大学,已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,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,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,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8个,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。
江苏大学:农业装备领域的引领者
毛泽东曾在1959年指出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”,作为国内最早设立农机专业、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,江苏大学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农机本科、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、博士后,为我国农业装备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,农业机械化、现代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。学校的高良润、钱定华教授,为我国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首批博士生导师,学校前身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是1981年获批该专业博士点的4个单位之一。
荣获我国农机收获领域唯一中国专利金奖,突破现代农业装备领域关键技术38项,开发出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、蔬菜移栽机、葡萄采摘机器人等26种高端装备……截至目前,江苏大学已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6项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3项等众多国家级奖项。创建农机特色一流大学——江苏大学有底气,更有信心。
同一人,在多个博士点当导师
据本文统计,我国首批博导中,有25人在多个学位授予单位或同一单位的多个专业点担任博导,其中,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基础数学、应用数学、运筹学与控制论3个学科、专业担任博导,所涉专业最多。
参与创建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(今北京科技大学)的方正知教授,是学校金属物理专业最早的教师之一,后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所长,为“两弹一星”做出重要贡献。金属物理专业后发展为北科大的材料物理与化学系,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,是当时全国高校材料物理与化学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。
世界著名地质学家,曾任中南矿冶学院(今中南大学前身之一)副院长的陈国达院士,创立了“地洼学说”,其理论发现被列为20世纪世界科学史上的大事之一,为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和地质找矿勘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已实施14批,走过了从无到有,从初成体系到逐渐完善的历程。1981年的首批博导,直接承担起培养我国第一批本土博士的任务,这些博士后来成为各行业的骨干力量,为经济建设、科技攻关提供了关键智力支撑。没有前例可鉴,这批博士生导师毫无疑问是摸着石头过河,但他们的实践和探索证明了我国有能力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,更为中国博士教育永久注入了以学术为本、以国家为基的“精神基因”。
景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